文章详情

翡翠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 翡翠流行于哪个朝代

02-08     浏览量:119

今天给各位分享翡翠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知识,其中也会对翡翠流行于哪个朝代进行解释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1、翡翠什么时候传入中国

2、翡翠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的?

3、翡翠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?

4、翡翠是什么时代进入中国?什么时代在中国流行?

翡翠什么时候传入中国

中国素有“玉石王国”的美称,玉文化源远流长,在世界上独树一帜,是东方文明的象征。早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玉的踪迹,至四五千年前的红山文化、龙山文化及良渚文化时期更是涌现出了大量精美的玉器。在古人心目中,“君子无故,玉不去身,君子与玉比德焉”,可见人们对玉石由衷的喜爱之情。深厚的玉文化底蕴,使翡翠在明末清初之际,以其缜密坚韧的质地、天然艳丽的色泽而成为了玉石家族中个重要的后起之秀,顷刻间在玉石界独领风骚,并且其价值在近二百年的演变中日益升高,远远超出了中国传统的玉石一透闪石、阳起石质软玉。翡翠凝聚着亿万年天地的造化,承载着五千载华夏文明的精髓,深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底蕴,而最终当之无愧地赢得了“玉石之王”的美誉。翠的美是含蓄典雅的,深深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观,它具有一种灵韵古典的气质,这是一种来自文化深处的柔美,是一种历史的沉淀的美,是一种别有韵味的难忘之美…凭借其朦胧外皮之下所蕴含着的万千美色与晶莹别透,翡翠最终以其独具魅力的种、水、色征服了所有爱玉、惜玉、崇玉、赏玉、藏玉之人,担当起了“器以载道”、记载历史、传承文明的重任翡翠颜色五彩斑斓,质地晶莹别透,品性润若凝脂。它既有青翠欲滴的绿,又有热情如火的红;既有雍容华贵的黄,又有典雅庄重的紫:既有圣洁高贵的白,又有凝重犀利的黑……“这些种种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的色彩,无不是收藏家们倾心向往的经典。

翡翠产地多属于未开发山区,虽不致鬼魅魑魍、豺狼虎豹,但孟尹深山,往往走上一日不见阳光,茫茫林海,只有求玉人走出的小毛路;雾露河,滚滚浊流,每逢夏日雷雨天气,水面上处处泡起,缕缕烟生,烟生至三尺高度即聚拢不散,人坐船中,伸手不见五指,如入五里雾中。除了蛮烟瘴气,蚊蟒疟疾,环境恶劣,加上工具原始,旱季短少,物资缺乏,玉石的开采,备极艰辛。

直到18世纪,随着科技的进步,翡翠才真正大量进入中国云南。虽然翡翠从传入到应用也只有300~400年的时间,但由于喜爱翡翠的人们赋予其神奇的文化内涵,其短暂而辉煌的历史足以让其他玉石羡慕不已,并与其他玉石一并构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器文化。明代,我国出现缅甸翡翠;清代,由于王公贵族的喜爱(尤其是受到清朝乾隆皇帝的推崇和慈禧太后的癖爱),被称为"皇家玉",由此翡翠身价百倍,成为玉中极品。翡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在人们眼中,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石头,还带有神秘的信仰和附托。古人与今人都皆爱玉、喜玉、玩玉,"君子无故,玉不离身"。现业已成为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及韩国等地最流行的玉石,佩玉爱玉已成为一种现代时尚。

翡翠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?

相信很多人对于翡翠并不陌生,它历经数亿年发展,在中国已牢牢占据了珠宝消费市场的一席之地,然而翡翠玉石真正被发现的时间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焦点。

那么,翡翠最早发现于什么时间呢?

很多学者认为是周朝发现的,有的说是汉代,有的说是梁代等不同的看法。

例如:汉武帝时代,班固《西都赋》中有“翡翠火齐,合耀流英”之说,张衡《西京赋》也有“翡翠火齐,络以美玉”的提法,宋代欧阳修《归田录》中有这样一段文字:余家有一玉罂,形制甚古而精巧,始得之,梅圣俞以为碧玉。在颖川时以示僚属,座有真宗朝老内臣邓保吉者识之曰:“此宝器也,谓之翡翠。”其实古人所说的翡翠,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讨论的翡翠,古代时候和现在所说的翡翠只是同名,而可能不是同一件东西。

翡翠又称缅甸玉,产地为缅甸,而中国出产独山玉,和田玉,岫玉,蓝田玉,但是不出产翡翠,所以要论翡翠到底是于何时发现的,我们就要从缅甸产地入手。

据《缅甸史》记载,公元1215年,刚被受封为土司的珊尤帕在距今勐拱不远的勐拱河上游过河时,无意中在河滩上发现了一块形如鼓状的石头,精美绝伦,他认为此处是绝佳风水之地,于是决定在附近修筑城池,并起名为勐拱,意指鼓城。据此推断,这就是翡翠最早发现的时间。

那翡翠什么时候进口到中国的呢?据说云南商贩马帮在西南丝绸之路与缅甸、天竺等国的商人进行交易。一位云南马夫为了平衡了马背两侧的重量,在回云南腾冲的路上,捡起一块石头放在马上,回来后卸下马驮一看,途中捡得的石头原来是翠绿色,非常好看,似乎可作玉石。其后,马夫又多次到产石头的地方捡回石头到腾冲加工。这一事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,吸引了更多的云南人寻找这种石头,然后将其加工成成品进行销售,这就是后来的翡翠。

根据研究,如果马帮传说是真的,那么这个马帮就是明代马帮。翡翠进入中国可以追溯到明朝,而在清朝处于鼎盛时期。

翡翠是什么时代进入中国?什么时代在中国流行?

在中国云南省腾冲地区,曾多次发现用翡翠玉料磨制的很原始的玉器。如1987年,在云南保山地区龙陵县出土了三把玉斧,经鉴定,材质为翡翠;再经考古学测试,为远古时期的文物。目前谈论翡翠历史比较系统、资料较为丰富的文章是杨希林先生所撰写的《翡翠简史》一文,杨希林先生经过大量的研究,认为出土的汉唐等时期的翡翠,其原石应为日本所产,经高丽(朝鲜)运人中国,而不是缅甸出产的翡翠。但至少在唐代以前,商品级的硬玉矿物在中国很少见,也还未获得翡翠的美称,如1970年在陕西省西安南郊,唐代玢王府旧址地窖发现的出土文物中有翡翠六颗,但其名称却与其他玉石一道题记为“颇黎十六”。显然,当时人们还未将硬玉矿物定名为翡翠,当时流人中国的翡翠除产自日本外,还有可能来自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一带。1639年(明崇祯十二年),大旅行家徐霞客在其游记《滇游日记》中已明确记载有在腾冲、保山两地加工、经营翡翠(后来才称为翡翠)的消息,从记载中可以看出,腾冲的翡翠加工业和翡翠商贸活动已经达到了繁荣的程度;清乾隆时期的大学士,纪昀(1724-1805)所著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十五记载:“记余幼时……云南翡翠玉,当时不以玉视之,不如蓝田,乾黄强名之玉耳,今则以为珍玩,价出真玉上矣.…盖相去五六十年,物价不同已如此,况隔越百年乎!”从徐霞客在永昌府(今云南保山、腾冲一带)加工“翠生石”(翡翠)时(1639),至纪昀幼时(1734年左右)的近百年间,翡翠仍未被内地认为是价值较高的“真玉”,其消费群体很小,价格也很低。所以,皇室、贵族当然不屑使用价格低的玉石自贬身价。因此不能因十三陵中没有翡翠,就断定当时在民间也没有发现和使用翡翠。根据史料及考证,从周朝至明朝(公元前11世纪~公元1644年),中国民间已有翡翠玉器及饰品,但数量极少,未受到起码的重视,这一历史时期是中国软玉(和阗玉)文化最辉煌的时代。软玉,尤其是软玉中的白玉,在使用上占有主导地位——我们从故宫博物馆所藏的玉件珍品中可以看出这一现象,这一时期的玉件多为各种软玉制作的雕件。即使到了明代,翡翠也未被重视。清代康熙以后,缅甸国王常将翡翠饰品作为贡品,向中国皇帝进贡,历史上著名的“翡翠之路”得到了拓展,康熙之后,由于乾隆皇帝对玉有着特殊的爱好,使得大量的翡翠进入皇亲国戚阶层,翡翠业迅速地兴旺了起来,翡翠逐渐流人中国上层社会,为统治阶级所注重,尤其在清末,翡翠受到慈禧的特别偏爱,其身价陡然上升。史料记载,曾有一外国进贡者向慈禧献上一颗大钻石,她不接受,反而欢迎送给她小件翡翠的人。在慈禧的殉葬品中,有翡翠西瓜两个,绿皮红瓤,黑子白丝,估价值白银500万两;翡翠甜瓜4个,形象神似,估价值白银600万两;翡翠荷叶1件,叶上布满绿筋,估价值白银285万两;翡翠白菜2棵,生动逼真,令人叫绝:菜心上有两只满绿的蝈蝈,绿叶旁有两只黄色的马蜂,均为一块玉料制成,估价值白银1000万两。另外还有许多翡翠制品。1928年慈禧墓为军阀孙殿英所盗,致使这批翡翠珍宝大量流人外国。从史料中及这些史实可以看出,到了清代特别是清末,翡翠在中国王文化及玉贸易中的地位已超过了白玉和其他玉石。总之,翡翠制品在新石器时代(距今约10000-4000年)就已流人中国西南边陲,但数量极少;在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中期(公元前1100年~公元1600年)

相关推荐